艺科回响 | 2024年清华青岛艺科院重点研发课题成果
作为服务清华大学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汇集来自企业、高校等优质资源打造面向未来的出行、生活、时尚、健康福祉、学习研发、文化可持续等六大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各平台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跨产业研发机构,激励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协同应用研究,输出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供新动能。各研发机构研究范围包括衣、食、住、行、学等各产业领域,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艺术与科学创新研发生态链。公众号将展示清华青岛艺科院2024年度重点研发课题成果,旨在展示艺术与科学如何通过创新融合,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国产邮轮新纪元:“爱达·花城号”休闲空间设计的艺术探索
研发机构:清华青岛艺科院滨水环境创新实验室
课题负责人:涂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清华青岛艺科院滨水环境创新实验室主任
研发团队成员:徐国斌、欧阳海莉、赵航、樊婧宇

邮轮 爱达·花城号
“爱达·花城号”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爱达邮轮公司推出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这艘以广州“花城”为灵感的邮轮,不仅代表了中国邮轮制造业的新辉煌,也标志着爱达邮轮在休闲空间设计上开启了新的征程。相比国产首制邮轮“爱达·魔都号”,“爱达·花城号”的总吨位更大、长度更长,舱房数增至2130间,满载游客量可达5232人,预计2026年年底交付。“爱达·花城号”在舱内设计和布局上进行了优化,中庭面积扩大一倍,更大的公共区域将带来更加舒适从容的邮轮体验。
清华青岛艺科院滨水环境创新实验室邮轮设计研究团队,在成功完成“爱达·魔都号”邮轮的艺术陈设设计后,继续参与了“爱达·花城号”邮轮的休闲空间设计,标志着该团队在邮轮设计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在国际多方合作的框架下,团队顺利推进了设计方案,确保了船厂、船东及设计监管单位的多重需求得到满足。
在“爱达·花城号”的设计中,团队新增了一个开放式的多功能社交空间,将海上丝绸之路、岭南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并以“花卉”为设计主题,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空间——“海上街心花园”。这个空间集表演、休闲、社交互动和咖啡文化于一体,通过每日根据不同时间变化的场景设计,为乘客提供了沉浸式、轻松愉悦的海上休闲体验。在“爱达·魔都号”中,团队通过原创艺术品、雕塑和涂鸦创作等形式,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互动性,成功实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表达。


休闲空间设计在邮轮场景的方案落地
清华青岛艺科院滨水环境创新实验室邮轮设计研究团队通过“爱达·花城号”项目,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邮轮设计融合,创造了一个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感的休闲空间。该设计不仅提升了邮轮的舒适性和互动性,还为乘客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邮轮 爱达·花城号
穿越千年,共赴AI盛宴|《韩熙载夜宴图》AI沉浸式体验展
课题指导:鲁晓波 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
课题负责人:鞠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AI技术指导:姜杰 喜马拉雅CTO
VR技术指导:赵锐 原力数字董事长
VR制作总监:陈冬 原力数字技术总监
舞蹈动作指导:田湉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琵琶乐指导:曾家阳 南音琵琶非遗传承人
《韩熙载夜宴图》AI沉浸式数字绘画展项目是将VR情景与人工智能对话融合的虚拟数字绘画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原力数字、喜马拉雅、云视科技、牧云记文化科技等19家单位的上百名成员,历时2年,共同完成。作品通过VR拟真技术复原出《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和情境,用AI技术“复活”画家顾闳中,由AI画家带领观众穿越回南唐时期韩熙载的府邸,一起领略礼乐文化。在技术的加持下,构建独特的艺术品鉴方式,更好地解析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及其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
原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文联副主席朱彤、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对项目研发成功表示了祝贺,并期待这项研究成果能尽快在广大博物馆和艺术馆有具体应用,让百姓能通过科技完美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表示,《韩熙载夜宴图》AI沉浸式数字绘画展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对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品利用VR技术,在三维空间中构建出整幅画卷的情景,并在大量的绘画图像研究、史料的查证和出土文物的比对基础上,塑造了37个数字虚拟人,其中画家“顾闳中”是AI数字人,能够通过定制化语言模型的训练与观众进行自由问答。同时,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可以通过触发展开更多详细的图文介绍,观众可以通过交互行为进行层级式的探索,逐渐建立起绘画图像背后的知识图谱,进而读懂绘画中的文化符号元素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韩熙载夜宴图》
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
课题研发团队:清华青岛艺科院公共艺术团队、视觉传达团队
团队成员:由晓彤、徐颖、崔雅雯、马佳葆

展览由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浪潮智能终端有限公司、金东数字创意股份、山东美术馆联合主办,清华青岛艺科院公共艺术及视觉传达团队负责完成此项目创意策划方案。



无限之海现场图片
本次展览,秉承艺术、创新与科技相融合的理念,采用前沿的数字艺术手法,以“五维海洋”为串联线索,从五个板块(生命之海、文明之海、现实之海、时间之海、观念之海)分别展现海洋作为生命摇篮的深远意义,同时融入人类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与此同时,展览融入尖端数字技术与AI互动的艺术手段,打破时空的局限,带领观众进行一次以海洋为对象的“跨维之旅”,深入探索海的奥秘,重新感受它带给我们的震撼与启发,共同见证一场穿越时空、打破维度与边界的海洋美学盛宴。


无限之海新闻报道
展览首站于2024年7月在山东美术馆展出,截至目前展览共吸引15万观众现场观展,全网搜索量超1亿+,成为社交媒体和主流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并计划进行全国巡展。该项目是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自建团队在数字文化艺术产业方向的初步尝试,也为服务与提升当地数字产业发展及文化生态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