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开启非遗艺术创新传承新篇章

2020年10月1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艺科中心、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主题为“非遗艺术产业发展”的2019-2020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顺利举行。

1❏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旨在展示、交流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2019年研修班项目成果,并汇聚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非遗文化的创新方式与延展方向。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汪建松担任本次活动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五位导师王悦副教授、申伟副教授、莫芷助理教授、岳嵩副教授、王轶男副教授,海南三位非遗传承人黄丽琼、黄翠花、冯增超及项目组其他成员分别进行项目成果展示。活动还邀请到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美虹,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杨新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副院长赵超,办公室主任任茜,副教授杨佩璋、马文甲,工艺美术培训部马雷、陈妍孜及美院与清华艺科中心的多位老师和学生。

2❏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3❏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在项目成果展示环节中,五组导师与传承人分别阐述了项目创作心路历程和对未来的展望。王悦副教授项目分享了团队作品《和·合》。她表示作品力图以“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等三个方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所代表的最佳状态,在后续课题拓展中也将协助非遗传承人与环境生态、资源生态产生互动联结,共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良性生态系统的研究。

4❏ 王悦副教授项目分享了团队作品《和·合》

5❏ 王悦副教授团队作品《和·合》

申伟副教授项目团队在与传承人注重互通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技巧有无,针对纹饰进行创新,融合了海南环境中特有的场景和文化,共同创作出了《凤求凰》这套作品。

6❏ 申伟副教授项目团队阐述设计理念

7❏ 非遗传承人黄翠花阐释设计理念

9❏ 申伟副教授团队作品《凤求凰》

莫芷助理教授项目团队认为女性是黎族锦织这项非遗技艺的主要承担者,在生产和制作的漫长历史中女性的生活方式也融入了技艺之中,《摇篮叙事》这套作品便以突出母亲角色的方式,在不破坏原有的工艺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创作

10❏ 莫芷助理教授项目团队讲述创作过程

11❏ 非遗传承人黄丽琼讲述创作过程

12❏ 莫芷助理教授项目团队作品《摇篮叙事》

岳嵩副教授项目团队了解到东坡笠制作非遗技艺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想为传承人创新思路,与不同物品、场景结合产生共鸣,因此与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了《浮莲》,让非遗作品更丰富表达呈现,更多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的机会。

12❏ 岳嵩副教授项目团队介绍创作理念

13❏ 非遗传承人冯增超介绍竹编传统工艺

14❏ 岳嵩副教授项目团队作品《浮莲》

王轶男副教授项目团队把此次合作视为当代艺术家与传统技艺传承人对话的绝佳机会,一项技艺能够成为非遗代表,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项目成果《云起·潮落》就是突破技艺发展限制,将艺术、设计、造型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作品。

15❏ 王轶男副教授项目团队分享创作心得

16❏ 王轶男副教授项目团队作品《云起·潮落》

随后,杨佩璋副教授也对未来项目开展情况做出了畅想。他表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可以通过逐步的突破和创新来积累更好的呈现结果。在具体的项目效果上,他建议一是体现清华美院人才培养的优势;二是让传承人在项目中真正有所体悟;三是体现宝马公司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支持,彰显企业的文化发展理念。

 

12❏ 杨佩璋副教授对项目开展情况做出畅想

接下来在提问环节中,杨美虹副总裁分享了对于本届项目成果的看法。宝马公司与清华美院的合作由来已久,并不断地尝试、创新,从搭建整个平台,到提出“为非遗传承人赋能”,都是将双方的优势力量合为一处,共同让非遗能够走进现代生活,为大众所接受。她对此次项目中美院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合力创作的作品感到惊叹,同时也对这种非遗技艺呈现的形式充满敬意。这次合作体现了非遗传承人不断突破自我束缚,实现创新的过程,这不是简单地对传承人进行“扶贫”,而是传授技能、引导思维,从而帮助传承人实现转型。从作品的展现形式上来看,几项传统技艺越来越贴近生活,希望能够不断完善这种合作模式,让更多的优秀的非遗技艺走进我们的生活。

16❏ 杨美虹副总裁分享对于本届项目成果的看法

鲁晓波院长也谈到了对本届项目开展情况的看法。非遗保护创新项目合作以来,成果展现日益成熟,此次的项目成果令人惊喜,传承人通过与美院导师的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作品,期待未来有更多的非遗成果真正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而这种社会服务型产品的真正转化,需要更具有执行转化的场地实现,这也是将非遗保护创新基地转入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的原因,希望以美院的培养模式为基础,结合研究院的产业优势、品牌孵化和创新能力,把非遗成果产业化,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舞台。

同时,对于项目今后的开展情况,鲁晓波院长也发表了意见。首先要反思、总结过去项目开展的经验与教训,真正做到脚踏实地为传承人解决问题。比如建立一支稳定的导师项目团队,持续为传承人提供迭代、完善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既能施展才华,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同时,重点是要在市场化、商业化领域进行强化,宝马公司举办了许多展览、大型活动,在宣传推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期望研究院在正式运营后也能在商务操作中发力,吸引更多热心于非遗发展的社会资源一同参与到项目中。

对于经历项目后,传承人是否有机会向顶层艺术家跨越升级一事,鲁晓波院长持乐观态度。他表示,艺术与设计学科现今承担着推进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重要责任,在此大背景下成立的研究院,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关注度,相信艺术家和传承人们能够在此平台上缔造出优秀的品牌和作品。

qw❏ 鲁晓波院长高度肯定项目成果

杨新斌经理也表示,清华和宝马的合作模式从2016年起合作,从最初的课程培养到现在的培养+实践+产品成果的模式一直在创新,期待接下来清华艺科院将产品想法走向产业化、品牌化,使非遗保护创新模式得到更大突破。

17❏ 高级经理杨新斌对项目继续开展表示期待

最后,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汪建松对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媒体和学生们对非遗传承创新基地提出的展望与建议表示感谢。他表示研究院所承担的任务便是将项目所产生的成果与社会资源进行对接,并完成品牌化的转型。对非遗的扶持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独立个体所能完成的工作,研究院将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项目发展中不断对方式方法进行动态探索,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能够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156❏ 清华艺科院副院长汪建松表示感谢并总结发言

通过此次学术沙龙,项目在对非遗创新传承上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也会肩负起文化传承、产业转化的使命,以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态度,进一步支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事业的发展。

112❏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qqw❏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112❏ 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学术沙龙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