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清华-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项目导师见面会于线上举行

2022年5月27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1-2022年清华-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项目导师见面会以线上会议形式顺利举行。

本次项目以“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探访活动遴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为基础,针对云南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乌铜走银、鹤庆银器、建水紫陶、白族扎染、彝族刺绣五个项目,由清华大学专家导师和非遗传承人组成项目组,共同探索研究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延展模式。

会议由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汪建松担任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院长、王建中教授、李薇教授、张雷教授、张红娟副教授、助理研究员谭佳佳、博士后刘锦景作为导师代表出席线上见面会,并分别对各自研究领域进行简要介绍,与之对应的五位非遗传承人丁大为、黄倩、段袁、寸煜坚、普明惠也分别对自己的履历、非遗技艺以及作品进行了介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公共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部经理李丹作为嘉宾出席线上见面会。

会上首先以视频形式回顾了往期非遗传承人培育项目成果,并对新一期项目进行了展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在会上表示:清华美院和BMW秉持着共同的社会责任和情怀,本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希望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合作,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同时,也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反过来促进科研进步。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加入后,将以清华美院的培育模式为基础,结合研究院的产业优势、品牌孵化和创新能力,把非遗成果产业化,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真正让非遗社会化创新成果走入大众视野。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汪建松也对本次项目的成果表示期待:导师与传承人们通过清华美院与宝马的非遗合作平台共同创作出的成果,未来将会通过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的对接与协助,进行市场孵化,并最终形成社会性转化。

2021-2022年清华-BMW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 项目导师见面会

2021-2022年清华-BMW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

项目导师见面会

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9日期间,清华-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项目举办了系列精品讲座,邀请了本次参与合作项目的导师与关心、支持非遗技艺创新发展的特邀讲座专家一同聚焦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艺术审美与修养。在最后一期讲座中,五位传承人们还与导师交流了自己的心得感悟。

清华-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 系列精品讲座

清华-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模式探究与实践”

系列精品讲座

通过此次导师线上见面会,2021-2022年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正式开启新篇章,在延续过去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模式的基础下,针对于文化传承、产品转化将进一步展开新模式拓展,通过创新培养、实践、产品成果的模式,期待非遗创新模式得到新的提升发展。在此,我们预祝2021-2022年清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项目顺利举行,为中国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促进中国非遗产业市场化、品牌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非遗项目导师及传承人介绍

乌铜走银项目组

导师 鲁晓波

导师 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导师 谭佳佳

导师 谭佳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导师 刘锦景

导师 刘锦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

传承人 丁大为

传承人 丁大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第七代传人

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金属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距今已近300年历史。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再经过冷却、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技艺效果,其色彩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因一般多以走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

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

不染凡尘烧水壶

不染凡尘烧水壶

祥瑞宝壶

鹤庆银器项目组

导师 马赛

导师 马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导师 张雷

导师 张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非遗传承人 寸煜坚

非遗传承人 寸煜坚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鹤庆银器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历史悠久。云南银器制作技艺中,鹤庆县最为出名。当地艺人用纯银为主料,以锤揲锻打、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而成。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银器造型丰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质量上乘。产品远近闻名,远销各省市以及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深受世人称赞。2014年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

鱼跃龙门

鱼跃龙门

秋菊

秋菊

建水紫陶项目组

导师 王建中

导师 王建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非遗传承人 黄倩

非遗传承人 黄倩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

云南建水紫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6月7日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以建水县当地紫、白、青、黄、五花等五色陶(瓷)土为原料,采用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人工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成、无釉磨光等工艺制成的紫陶成品,可称之为“建水紫陶”。建水紫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雕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的说法。在国内的陶瓷行业中,建水紫陶这块“滇南琼玉”前景大有可为,独特的工艺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

山间哈尼

山间哈尼

民族樽

民族樽

白族扎染项目组

导师 李薇

导师 李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非遗传承人 段袁

非遗传承人 段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白族扎染技艺,云南省大理市地方传统纺织品染色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浸染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大理喜洲白族妇女在图案艺术、古代结扎技法和现代印染工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了彩色扎染这种新的手工印染技术。彩色扎染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利用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

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

苍山十九峰

苍山十九峰

层峦叠翠

层峦叠翠

彝族刺绣项目组

导师 张红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导师 张红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非遗传承人 普明惠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 普明惠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6月7日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刺绣的艺术高超之处体现在三点:一是图案丰富。图案取材广泛,上至日月星辰、云霞雷火,下至山水花木、飞禽走兽,堪称千姿百态、包罗万象。二是技法多变。千百年来,彝族刺绣靠绣娘们代代相传,其绣法多样,常见的主要有平绣、刺绣、镶绣、扣绣、盘花与贴花等。三是风格多样。构图上有对称排列也有参差交错,有重叠构架也有流线贯通。配色上大胆灵活,以体现富贵喜庆气息的红、黄、黑为主色调,又兼有表现力丰富的其他各种颜色,充分显现出彝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

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